狗狗抗过敏药物有哪些?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抗过敏药分为两类,一类是组胺H1受体拮抗剂,另一类是非组胺类抗过敏药,后者包括白三烯调节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等 其中,第一代抗组胺药为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扑尔敏)、赛庚啶、异丙嗪、氢溴酸西萘芬胺(去痒胺)及马来酸苯那敏等;第二代抗组胺药有特非那定、阿司咪唑、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阿伐斯汀、甲泼尼龙、左旋西替利嗪、氯马波定、地氯雷他定等;白三烯调节剂主要有孟鲁司特钠,为非甾体抗炎药; 第三代抗组胺药包括依巴斯丁、氮卓斯汀、非索非那定等等。 这些抗过敏药的药理作用相似,通过抗组胺H1效应而发挥抗过敏功效。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药物之间也有区别!比如赛庚啶具有镇静作用,用于婴儿湿疹效果较好。特非那定可致心脏毒性反应,已被禁用。
不过,这些药物的副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如第一代抗组胺药的副作用较大,儿童服用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而第二代抗组胺药虽然不良反应较小,但仍有嗜睡和疲劳等中枢抑制表现;此外还有可能导致肝损害和血小板聚集增加引起血栓事件的可能,如特非那丁、阿司咪唑等。 第三代抗组胺药中,也有个别药物存在严重不良反应,例如非索非那丁会导致QT间期延长而导致尖端扭转型室颤,应尽量避免与强心苷类药物合用。因此,在用药期间应该严密观察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以及心肌酶的情况。
另外,在临床上还应用过一些免疫抑制剂治疗过敏性皮肤病,例如环孢素A可以诱导T细胞的凋亡,减少炎症因子释放而达到脱敏治疗效果[2]。 还有一种新型的药物被广泛应用——抗IgE抗体,又称奥莫斯他伯注射液。它是一种单克隆抗体,通过竞争性抑制IgE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εRⅠa结合来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该药可用于12岁以上患者的过敏性鼻炎、哮喘病的预防和长期控制,并且安全性较高,极少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现象[3-4]。 但这种针剂价格昂贵,患者需要多次注射才能维持疗效,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高效低毒的新型抗过敏药以取代它们……